精品缅甸乐园在线入口

调兵山市第一小学教学工作计划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来源:调兵山市教育局 发布时间:2025-01-20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文化立校面向全体的办学理念全面落实新课标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深化“双减”工作。以调兵山市教育局2024——2025学年度工作要点为指导,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发展学生智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依托学科教学为,积极创建幸福一小、品质一小

??二、工作目标:

??1.践行新课标,依托学科特点,发展学生综合素养,培养未来社会需要人。

??2.纵深推进“双减”工作,构建个性化、风格化高效课堂;研究性、实践性、学科融合性特色作业探索取得阶段性进展;1+12齿课程建设完成。

??3.抓实教学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扎扎实实进行思维能力、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素养,确保减负不减质。

??4.深入学习2022年版课程标准,以课堂教学为载体,扎实校本教研,探索校本科研课题项目深入“问题引导教学法”研究,提高课堂效率。

??5.教师专业成长:从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等方面,引领教师自主提升。扩大典型教师培养,加强新教师培养,做好传帮带工作,使骨干教师保有热情、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6.五育融合,全面发展,开发体、音、美、国防、科技学科校本课程。

??7.坚持“诵中国诗”和“习中国字”两项特色教学内容,古诗文诵读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扩大学生阅读、积累量,提高读写能力。

??叁、重点工作及措施:

??()确保叁级课程落实,保障双减工作科学推进

??1.统筹安排国家、地方、校本课程,抓好教材管理排查工作。按照辽宁省课程设置计划,开齐开足课程,充分发挥课程整体育人的核心作用

??2.深入“双减”精髓,“五育融合”开发校本课程,确定1+12虫体、音、美、国防、科技学科校本(社团)课程。把跨学科学学习和项目化学习纳入课程建设的思考。

??3.做好以下课程的实施:

??4.思政课程:一是实行任课教师跟班制,做好教研集备听课跟踪,保证学期每人进行组内教研课一次。二是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加强学科渗透,提出“人人都是思政课教师”的要求。叁是教学与活动融合,拓展思政课内容(主题升旗仪式、微课讲堂、传统节日、纪念日等活动)。

??5.体育课程:保证体育课时,每周一设一节全校“大体育”课,弥补体育教师不足的短板;每天上午、下午各安排半小时大课间,保证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活动,

??6.美育课程:创设环境,提高音乐专用室的使用率;改变课程安排,叁年级起美术上“大课”(2节连上),孩子们每周完成一幅作品;同时通过社团(舞蹈乐器合唱绘画等)等活动拓展美育。

??7.劳动课程:每周一节纳入课表,配备教师,开展教研、推荐网络学习,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劳动方法,与政教处的值日、家务劳动、竞赛活动结合,建立劳动意识,循序渐进形成劳动素养。与实践学校联手开设实践基地,让学生真正参与生产劳动,体会劳动的辛苦。

??()精细常规管理保证教学工作高质量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强化教学法规意识,实行教学领导包干年部、教研组,负责所有的常规工作,每天巡查,定期检查,加强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等常规工作的管理。针对普遍问题召开教研会月例会,总结反馈并跟踪、指导、评价。

??2.对“备、上、作、辅、批”提出具体要求,与年度考核挂钩。

??备课:

??遵循2022版新课程标准指导,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学科教学重点目标。把“有价值的问题设计”作为备课研究的重点。低年级年级突出识字、说话、背诵教学的研究训练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高年级突出阅读品析、思考探究、主动思维、有理有据表达等教学方法的落实。牢牢抓住听说读写和深度思维两大核心进行备课研究提前一周备课,效性,结构完整,书写认真。采取手写、电子备课双轨并行,倡导“一课叁备”,即年组集备、个人个性课前重点批书备课

??其他学科按小教部教研员要求进行备课。各学科备课必须为课堂服务,遵照备课、上课“叁不放”的具体要求,即抓牢基础知识不放,抓住学生主体不放,抓住能力提升不放。每月月初学校进行教案检查。

??上课:

??上好常规课,打磨精品课,构建高效课堂仍是教学工作的重点。

??(1)按时上课,积极创设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以“问题引导”教学法为指导,探索任务(问题)、活动(实践)教学模式,突出学科特点,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深度思维能力

??继续语文课前演讲训练要求:演讲的内容要有系统性,最好与所学的单元主题相符,计划准备,保证演讲的质量;数学课前计算和课上说理训练。要求:提高计算准确率、速度、讲清算理及依据。

??有效使用一体机辅助教学,熟练操作,关注学生视力健康,每节课连续使用不超过13分钟。积极开发资源并进行后续整合,服务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但不能代替板书和讲授。做好资源存档。

??课堂教学要质量,每节课教师讲授控制在15分钟之内,学生能做的教师绝不代替,能全班动手的绝不允许一人代替,杜绝一问一答的教学。

  1. 课堂学习习惯培养:从上课的师生问好到学生站姿、坐姿、读写姿势、用眼卫生等习惯进一步巩固和规范重点对“听、说、读、写、”五方面进行训练

??(3)室外课要集中组织活动,训练学生体能。要训练每人至少掌握一项体育技能,教师要指导并参与活动中。杜绝自由活动现象,课首课尾清点人数。除特殊天气,都要到室外上课,不得中途带出或提前进楼。

??(4)严格执行课表,按进度上课,不得随意上自习。不得私自串课,杜绝上课玩手机、坐着上课、中途离岗、漏课现象,同时关注学生的思想、身体情况变化,确保课堂教学安全。

??作业:

??全面落实“双减”对于作业管理规定建立作业台账制度。

??一是严控书面作业总量。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3—6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作业布置要精心合理,要紧扣教材的知识点。原则上课后服务时间完成书面作业。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总量。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在微信群或蚕蚕群布置作业

??批改:

??作业批改管理。要求全批全改原则,批阅符号规范,语要有针对性、启发性、指导性、鼓励性。对共性错误教师应在课堂上统一讲评,当堂修改;个性错误个别指导订正。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严禁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

??辅导:

??辅导内容:包括心理健康辅导和学习困难辅导。主要任务:一是及时发现学生生活心里的困难障碍并疏导,使学生快乐成长。二是为学生解决作业中的疑难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消化课堂教学内容建立学困生名单,跟踪辅导做好记录。

??3.继续开展读书活动,养成读书习惯。

??(1)丰富班级图书角,创设读书氛围。

??(2)有效利用课堂、阅读课指导学生阅读方法,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读书活动(诵读、讲故事、师生共读一本书好书推荐图书漂流寻找班级最美读书人等)

??(3)诵读经典,传承传统文化。进行“读中国诗”和校本教材诵读验收活动

??(叁)踏实校本教研加快新旧课标融合的研究进程

??1.教研工作重点:

??(1)学习新课标,明确各学科素养的落实重点。研究教材,做好知识间的联系和整合,以及素养目标的落脚点,探讨教学方法手段,提高上课质量。

??(2)集体教研:每学科每周一次,固定时间、地点、发言人、主题,组长负责,分管领导参加,开展学习、集备、听课、评课、磨课等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教研主题重点:加快新旧课标融合的研究进程,校本科研课题的立项研究,思政学科到学科思政的“思政一体化”转变。建立一年级作业题库。

??(4)立足学科特点,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如

??数学:加强学生数学深度思维能力培养。语文:阅读、表达(写作)能力培养。落实语文课堂“四读”和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教学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落实《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与素质教育学校联和,拓宽活动内容;与少先队携手开展科技展、手工制作展,把课堂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等等。

  1. 深化“双减”,科学作业设计实践研究。一是分层留作业,如:难易度上分基本题,综合题。数量上分“八六四”式。其次研究留什么,除巩固知识点,还有特色作业(跨学科)探索,注重过程作业,培养学习力。第叁研究作业的形式。低年级重视读读、背背,以口试为主。中高年级笔试与口试相结合,通过单项、专项检测检查学习情况,针对性解决问题。第四建立错题本作业(4-6年),指导学生如何分类整理,如何记录,定期提醒学生回顾,强化知识巩固。

??(四)扎实教师培训,建立高素质教师队伍

??做好“十四.五”培训工作,按要求组织教师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学科培训。

??1.加强学习,知识培训、网络培训、自主学习、校本教研及习近平总书记教育工作重要讲话、教育部对于教育政策法规的学习、“减负”工作意见等。

??2.自我提升,提出教师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要求,开展教师读书活动

??3.团队助力,充分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的带动示范作用,加大对学校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建立新老教师青蓝工程,一对一帮扶,力争两年内,完成对教学骨干梯队的衔接与培养,以促进教师队伍均衡发展,带动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高。

??4.经验分享,典型、骨干教师教学经验分享,零距离可触摸学习。

??5.注重反思,建立教学反思制度,与专业写作提升融合,倡导教师写教学随笔、教育故事等。

??6.开展活动,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以师德师风整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等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读书活动、新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多形式开展学科组.集团化教研活动(主题式、听课式、跨学科、跨年段、数据化)、校本教研课题征集活动等等。

??(五)注重课题研究,以科研促发展。

??(1)认真完成上级各项工作要求,积极组织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和成果撰写。

??(2)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龙头,学习型团队为载体,教师专业发展为本的教科研活动。

??(3)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做好课题过程管理工作,把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教研与科研结合,使课题研究真正为教学服务。

??(4)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积极鼓励发动全体教师积极撰写学校课改信息、课题研究论文、教育教学案例及反思、教师随笔等,热情鼓励教师在各类教育学刊、教学网站上投稿。

??(5)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设计、论文竞赛。我们将传达信息,积极选送,把好质量关,在为学校争光的同时,让更多的老师享受成功的喜悦。

??四、工作方法及保障

??1.召开教学月例会,及时推广教学常规工作中的优点经验,改进调整不足。

??2.以课堂教学为依托,通过常规听课、查课、参与教研,解决问题,跟踪指导,形成备课、上课、反思、琢磨、借鉴、提升的氛围,全面提高教学教研质量。

??3.各学科继续开展多课型的研究,提倡学科组年级组听课互助,要求每位任课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按15周计算,做好听课笔记,做好评课,记录随感。

??4.建立各项教学管理制度,保障教学工作有章可循。

??5.建立教学奖励机制,教学各项工作与年度考核挂钩。

上一篇:

下一篇: